五谷杂粮•吃对好养生

现今时代科技昌明,也因为如此,人类为了适应时代的步伐疲劳过度,进而百病丛生。这是一个讲究养生的年代,养生之法层出不穷,但大家有无想过,我们平时吃的五谷杂粮竟然是养生的瑰宝?五谷养生之法源远流长,从黄帝时代流传至今。五谷养生在大多的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里都有提起,可见古代人对五谷是非常的重视,也深谙吃对了就有好体魄的道理。

众所皆知,“五谷”指的是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。意即水稻(大米)、黄米(高粱)、谷子(小米)、小麦、豆类,来到今时今日,五谷泛指粮食类作物。生活水平提升,社会越来越重视食疗养生,而“五谷滋养五脏”的养生之道,则是一大选择。在食物多样化的前提下,日常饮食不妨多摄取些谷类,同时注意粗细搭配,它们能提供人体所需能量和一半以上的蛋白质。《黄帝内经·素问》中提出了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”的饮食调养原则,说明了五谷杂粮在饮食中的主导地位。
谷类为中华民族传统的主食,同时也是健康饮食的要素之一,它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,不仅可以裹腹,还可以作为药粥、药饭、药糕
以及药酒等形式维持人体的均衡营养。
“五谷为养”的意思即锅类是营养身体、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食物,用来充养五脏之气。早在古代就有“一谷补一脏”的说法。


选对五谷 预防疾病
在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》中,五谷杂粮等主食位于宝塔的底端,是整个膳食结构的基础。在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全民营养周上,评选出“中国好谷物”前10名:全麦粉、糙米、燕麦米/片、小
米、玉米、高粱米、青稞、荞麦、薏米、藜麦。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“食物应五味、五脏”的理论基础,总结出一系列描述五谷杂粮与中医五行关系的规律谱,即“肝色青,宜食甘,粳米……皆甘;心色赤,宜食酸,小豆……皆酸;肺色白,宜食苦,麦……皆苦;脾色黄,宜食咸,大豆……皆咸;肾色黑,宜食辛,黄粟……皆辛。辛散、酸收、甘缓、苦坚、咸软。”有目的性地选择针对特定体质状况有均衡作用的五谷,是药食同
源的意义所在,同时对积极预防疾病、正确养生具有指导意义。

人体调养中特别强调五脏六腑的阴阳五行平衡,所以在不具体针对某个脏器具体调养时,养生中主张对盂脏器官进行综合平衡养护,即同时考虑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对应平衡调养。
总结而言,五谷杂粮是每日饮食的基础,也是预防疾病产生的根本。因此,了解些简单的健康知识,用五谷杂粮吃出健康体质,你的健康由你做主。

 

You May Also Like